振动频谱分析仪通过捕捉和解析机械振动信号,能够精准诊断轴承磨损、不平衡、不对中、齿轮啮合故障等潜在问题,是实现预测性维护的核心工具。然而,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高度依赖于正确的使用方法。掌握振动频谱分析仪的精准用法,才能让这台仪器真正听出设备的潜在问题。

一、测点选择
测点应选在设备振动直接、敏感的部位,通常为轴承座的水平、垂直和轴向三个方向。确保测点表面平整、清洁、无油漆或锈蚀,以保证传感器良好接触。使用磁座或螺纹安装时,必须牢固可靠,避免松动引入额外振动。对于高温或旋转部件,可选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或延长电缆。
二、传感器安装
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方式直接影响信号质量。优先采用双头螺栓安装,其次为磁座吸附,避免手持测量。安装前清洁测点,确保传感器底面与设备表面贴合,无间隙。拧紧力矩应符合传感器规格,过松会导致信号衰减,过紧可能损坏传感器。
三、参数设置
根据设备类型和故障特征合理设置分析参数。采样频率应至少为最高分析频率的2.5倍(建议3-10倍),确保信号不失真;频率范围需覆盖设备特征频率(如转频、轴承故障频率、齿轮啮合频率);分辨率影响谱线精细度,高分辨率有助于识别密集谱线。对于低速设备,应适当延长采样时间。
四、数据采集
采集前确认设备处于正常运行工况(负载、转速稳定)。每个测点采集多次数据,取平均值以提高信噪比。记录设备转速、工况、环境温度等背景信息,便于后续分析对比。避免在外部冲击或异常振动期间采集数据。
五、频谱分析
观察频谱图中的峰值频率,与设备的转频(1×RPM)、2倍频、轴承故障频率(BPFO、BPFI、BSF、FTF)或齿轮啮合频率对比,判断故障类型。关注边频带(调制现象)、谐波和噪声基底变化。结合时域波形、包络谱等多维度分析,提高诊断准确性。
六、基准建立与趋势监测
测量时应建立设备“健康”状态的振动基准数据库。后续定期采集数据,进行趋势分析,关注振动幅值的变化趋势而非单一数值。微小但持续上升的振动可能是早期故障的征兆。